临近空间环境特性及效应全国重点实验室于2025年1月批复,由北京理工大学、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共同建设。实验室聚焦临空环境多约束强耦合下环境特征精准认知与交互效应的重大科技问题,围绕临空环境就位与遥感探测、多圈层耦合时空演化机理、临空环境与飞行器作用机理、临空环境预报与预警等方向的重大基础理论与科技问题进行集智攻关、重点任务布局,构建临空环境探测理论与方法,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打造世界一流创新平台,实现临空全高程全要素协同观测、环境预报与预警。实验室主任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胡海岩教授。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临近空间环境特性及效应全国重点实验室负责 “多圈层耦合时空演化机理”重点任务,聚焦下部外源注入关键环境特征、上部外源圈层物理环境特性、上下部外源注入耦合模式研究,实现实验室整体发展目标中“认知机理明晰”的重要目标,支撑实验室整体建成全高程和全要素协同、自主可控的临近空间观测、环境预报与警报系统;赋能我校临空国重态势平台发展,支撑我校大气科学引领国际前沿。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临近空间环境特性及效应全国重点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28名,其中包含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B类获得者(原优青)、中国气象局特聘专家、江苏省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江苏双创人才、江苏“333工程”和“青蓝工程”等高端人才。实验室研究团队分为上部外源与临近空间耦合、下部外源与临近空间耦合、临近空间环境探测与建模、临近空间环境应用四个方向,近5年承担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包括临近空间模式研发、多圈层耦合、外源变化特征等相关领域的重大科研项目。近5年实验室发表文章200余篇,引用达1000余次。相关成果发表在NC、CEE、GRL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实验室自主研发多种临近空间探测仪器,已获多项国家级发明专利授权,实现大空间尺度范围、高时空分辨率的重力波、温度等参数同步精细化探测,为临近空间大气动力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宁六路219号 Copyright©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NUIST备81045